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静默到极致的爱,你可否感知到

我通常以为,爱一个人是需要表达的。然而在这本书里,可以看到不语的爱情,看到静默的张力。我用眼神的余光将你包围,我用每一束心绪将你琢磨,用尽一生,以独特的方式来爱你,在最后的生命时刻,用一封信来告诉你,原来我曾这样的爱着你,尽管你从未发现。

src=http---imgservice.suning.cn-uimg1-b2c-image-ASEEsZ1HTf0Xgn9p_4Cw1A.jpg_800w_800h_4e&refer=http---imgservice.suning.cn&app=2002&size=f9999,10000&q=a80&n=0&g=0n&fmt=jpeg.jpg

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,一个女子在自己弥留的时刻,用一封信,向作家述说了她穷尽一生的苦恋与追忆。

女孩自小便失去了父亲,她与母亲相依为命,过着简朴的生活,由于男性家庭角色的缺失,反倒促使了她对年长男性关爱的渴望,同时也愈发讨厌母亲的小家子气。恰在这时,作家R搬到了她家的隔壁。

作家在女孩心里的形象接近于完美,才华横溢,潇洒多情,没有堕入平凡生活中的闪光人设,只是远远的多看几眼,在心里描募几遍他的样子,都是一种别样的甜蜜。这是她爱他的初起之情。

为了能再靠近他一点,女孩更加刻苦的读书和练琴,仿佛只有足够优秀的自己,才配站在他的身旁。她不敢奢望会有任何结果,她用了一种最笨的办法去爱他,这种办法最幽暗又最孤独。在窗棂间里偷看着他的房间,默默的观察着他的举动……然而这一切的一切,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已,这个男人从未想过,在他与女伴肆意欢笑的时候,有一个少女,在暗自伤怀,卑微的爱着他。

这样的暗恋可谓是一个唯美主义者的爱,她无法与任何人分享,无处排遣的相思轻渺而又沉重,几次身体的欢愉便足以怀念终生。她多么希望作家在拥她入怀的时候,能突然惊喜的发现,原来她就是多年前那个邻家女孩,能想起那个遥远又模糊的她。但是却从没有,而女孩也不曾提醒她,只是在每年生日时送他白玫瑰,回应着欢愉后的馈赠,直到她离世。

她简直有一种将自己献祭的孤勇,这究竟是爱他,还是爱这样奉献,这样义无反顾的自己?

微信图片_20211010164003.jpg

从年少时萌动的爱恋,到执着一生的追求,女主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,在靠近她心里的那个人,他厚厚的书本,他温厚的房间,他每一件物品,甚至印有他名字的作品,她都为之心醉。但是,每一次的邂逅,少女时的撞个满怀,大学时的热恋相亲,为他人妇后的再次重逢,他却从未记得她、认得她,只把她当作是一个陌生人而已。他是如此的倜傥与多情,与他周旋温存的女伴大有人在,而她,却如此执着,甚至带着一种孤勇,静默的,带着强烈的自尊的爱着,即使有了孩子,也不想在爱里寻找借口,只为我爱你,是极致的纯粹。至死之前,我告诉你,我是这样的爱过你,而这些过往,你记得也好,不记得也罢,但这,却是我的一生。

 

这是极致到顶点的一种暗恋,为了自己坚持捍卫的纯粹与坚贞,竟然耗尽了自己的一生,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所有的爱与牵挂,这样便觉得我与你在这世上是有联系的。这样决绝的女人恐怕现在是没有的了。正是因为珍贵,所以才如此的动人。

这个故事被徐静蕾改编成为同名电影,感兴趣的伙伴也可以去看一下,里面的配乐很有氛围感。看过后,依然很久都沉浸在《琵琶语》里,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管家对他喊的一声“早啊,小姐”。为什么记得每一次相逢的人,不是你。

 

src=http___cimg.163.com_movie_0503_02_hb1.jpg&refer=http___cimg.163.jpg

暗恋的孤勇,只有切身体会过的人,才懂得。